
售前電話
135-3656-7657
售前電話 : 135-3656-7657
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
咨詢熱線:135-3656-7657 400-6333-661
很多讀者都知道,一段時間以來我走訪了國內大量的企業園區,了解產業互聯網最新發展狀況,做了很多原創選題。
在走訪的過程中,我深刻的感受到近年來處于互聯網風口之巔的“智慧城市”,已經由昔日的理念暢想,開始加速的在各地落地應用。
我見證了能夠遠程控制的5G無人挖掘機下線,可以代替人力去危險的環境作業;我看到了自動控制的交通信號燈,能夠感應車流和人流進行智能空間,極大的優化了路網壓力;不少醫院,采購了智能機器人,執行遞送化驗單、藥物等工作,保障了疫情期間的無接觸操作要求;各地政府部門紛紛開啟智慧政務系統,諸多民生服務實現在線辦理......
在國內主要的幾家智慧服務提供商中,最讓我感興趣的還是平安智慧城市。之所以平安智慧城市感興趣,倒不是因為其“短短三年,排名持續上升,成為行業領導者”,也不是因為它“立足國家和產業需求,開展各項業務”,甚至也不是因為“平安智慧城市正在和平安體系的各項服務產生協作效應”。
那是什么原因呢?簡單來說,就是兩個字“落地”。我關注這個行業多年,深知智慧城市的產業發展最怕的不是缺錢、缺人、缺技術,而是好高騖遠、只談概念不講落地。平安智慧城市,到了今天已經在包括智慧政務、智慧生活、智慧醫療、智慧交通等在內的多個領域進行了落地實踐,貢獻了一大批的經典案例。
今年疫情期間,平安智慧城市的這些業務在初期助力了抗疫防疫,在后期又助力了復工復產,得以被更廣闊的業界所關注,進入更多人的視野。
頂層設計引領 智慧城市建設階段性穩步推進
近期,億歐智庫發布了《2020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報告》,顯示截至2019年底,所有副省級以上城市,95%以上地級市,50%以上縣級市均提出建設智慧城市。
這些數據都在說明,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正在引流全球。
Why?智慧城市的概念是美國首先提出,但為什么在中國建設、應用的更好。在我看來主要原因就在于政府、政策頂層設計+領先企業平臺構建+各方共舉生態落地。
我們有必要整理下智慧城市在中國的發展歷程,我認為分這么幾個階段。
早在1999年,我國就啟動了傳感網的研究和開發。2009年,我國在《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》文件中,就提到要著力突破傳感網、物聯網關鍵技術,及早部署后IP時代相關技術研發,使信息網絡產業成為推動產業升級、邁向信息社會的“發動機”。
2010年,更是將智慧城市的靶心“物聯網”寫進了《政府工作報告》,通過頂層設計,為萬物互聯的智慧城市到來做過暢想和展望。這個時候主要是提出概念,并且論證可實行的諸多方案。
2012年隨著《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暫行管理辦法》的發布開始,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大幕正式拉開。此后智慧城市無論從頂層設計還是產業布局層面,都進入了高效發展的新階段,一大批的應用和服務紛紛落地。
到了2017年的時候,根據各地的“十三五”規劃和《政府工作報告》來看,我國啟動智慧城市建設和在建智慧城市的城市數量超過500個,國內包括三大運營商和主流的科技企業紛紛加碼布局智慧城市,而我們上文提到的中國平安也是在這一年成立了智慧城市事業部。
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隨著頂層設計和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,我國的智慧城市產業正在朝著平臺型、開放型、集約型層面發展,各方參與共建的大智慧城市時代正在來臨。據“前瞻產業研究院”預測,到2022年智慧問診系統,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達到25萬億元,一個全新的科技產業盛宴即將呈現在我們眼前。
數字新基建成行業共識 開啟智慧城市高效發展局面
2020年以來,數字新基建成為各方共識,各大科技巨頭紛紛發力數字新基建,而智慧城市也搭乘數字新基建的東風智慧問診系統,開啟了高效發展的新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