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售前電話
135-3656-7657
售前電話 : 135-3656-7657
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
咨詢熱線:135-3656-7657 400-6333-661
未來已來!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高速賽道上不斷馳騁,在醫療領域中,人工智能助力未來智能醫院的發展已蔚然成勢。
依托新基建、大數據,強調智慧管理、智慧服務、智慧醫療的未來智慧醫院,有怎樣的內涵?在2021中國智慧醫院與醫療人工智能高峰論壇上,這幅扎根現實土壤的未來醫院圖景,令在場的聽眾心潮澎湃。
大局為重:緊扣國家智慧管理體系
“十四五”期間,國家積極推動以信息化、智慧化為代表的新基建建設。隨著上海雙千兆之城建設初具成效,2019年和中國移動合作建立全國5G智慧聯合創新中心,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(以下簡稱“上海市一”)首先實現5G全覆蓋。有了新基建作為強有力的依托,上海市一在遠程醫療、區域合作、智慧就醫、人工智能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。
“未來智慧醫院應當是國家智慧醫院管理體系當中的一個單元”,上海市一醫院院長鄭興東說道。他認為,上海市一不僅僅是一家醫院,而是國家智能管理體系的智能單元。上海每一個區都有這樣的單元,16個區有16個單元,連起來就是全市未來醫院的智慧管理體系。未來體系再往上長三角區域一共有三省一市,每個省是一個單元,再往上是國家智慧醫院的管理體系。
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鄭興東
“成為這個管理體系當中的一個單元,未來智慧醫院的建造必將圍繞一個中心和一條主線:以人民為中心(1),以人民的全健康管理為主線(1)。同時,堅持5面向:面向世界前沿、百姓需求、國家戰略、上海部署、未來發展(5),與此同時,上海市一還將打造三個模塊:智慧醫療、智慧服務、智慧管理(3)和一幢樓:以新建眼科綜合臨床中心大樓為首批智慧場景”(1)。鄭興東如是用“11531”,概括了未來智能醫院的建造思路。
傳統智慧醫療由于數據賦能不足,在鄭興東看來,存在諸多問題:臨床診療的規范性和技術實力不夠強,患者體驗獲得感不夠好,臨床創新能力不夠強,管理精細化程度不夠高,健康管理一體化程度不夠高,深究其原因,鄭興東認為源于智能化水平不夠,缺乏頂層設計,系統性不夠,物聯感知有盲點,覆蓋不全。
借勢新基建和數字技術新發展,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所實現的智慧醫院,其總體框架包括基礎設施、智能中臺、智慧應用、智慧大腦四層面,實現安全保障體系、規范體系和運維體系,實現以單一實體醫院向新基建引領的互聯網醫院+實體醫院轉型、以傳統要素管理為主向以數據要素管理為主轉型。
猶如人有靈魂、大腦、骨架、軀干、需要養分等,鄭興東以人體為喻的未來智慧醫院的圖景也將同樣鮮活:智慧醫院的軀體是醫院的主體,比如醫院有南北兩個院區,相當于人的左半身和右半身。骨骼和筋絡是新基建的支撐,通過5G通訊助力數字孿生的院區再造、借勢AI機器人賦能、醫院一體化協同,進行垂直化管理。兩個胳膊就是醫聯體和急救醫聯體,這是完整的單元。
單元的大腦是未來醫院智慧運營中心,實現智能分析、輔助決策、分享控制和高效運維。靈魂是全健康管理,實現全人群、全要素和全周期健康促進與管理。作為智慧醫院的大腦,未來醫院智慧運營中心就像人腦一般,能夠思維決策、判斷醫院內各種醫療行為、患者服務行為和管理行為。這一切的實現,只需要大數據共享足夠充分。大數據將給未來智能醫院補充源源不斷的養分,涵養未來醫院機體,驅動醫院高質量發展。
先見之明:“數字孿生”頗具前瞻性